当前位置: > 正文

培训围绕岗位转 岗位围绕市场转
市总订单式培训促困难职工就业

   2010-07-27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工会就培养什么样的员工。日前,一期免费为已拥有电工等级证书的求职者开办的岗前培训正式开班,培训合格的他们将踏上工作岗位。如今,这种培训围绕岗位转,岗位围绕市场转订单式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已帮助400名困难职工找到了称心的工作。而工会随之提供的维权跟踪服务,在他们实现就业的同时,还享有权益维护的保障。这种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是市总工会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的有益探索。

用工信息就业愿望巧对接

     记者从市总工会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提供的一份企业用工信息分析表中了解到,今年春节过后,本市蓝领人才短缺,截至6月底,全市技工空岗数总计25182个,其中普工居首位,共5223个,且连续几个月来居高不下。据该中心副主任朱京利介绍,目前,全市技工人才市场普遍存在着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供需错位现象。求职者中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工会就业服务的重点人群。

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和求职者实现就业,北京市总工会在畅通用工信息、提高工人技能、搭建就业供需平台上狠下功夫,对全市企业用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及时掌握企业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的需求数;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设立用工信息联系点,免费发布用工信息。在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解决了因用工信息不对称、企业需求和求职者务工愿望对接不上带来的问题。

技能培训跟着就业需求走

    今年128日,首期电工技能岗前培训在北京市技术交流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班。这是市总工会职介中心和市技术交流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首次为求职者开设的就业培训绿色通道。此次订单式培训就业共有50名学员、9家用工单位参加,其中18名学员进入面试阶段,最终有10人直接与企业签约。而这些受益的学员大多是困难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

当前,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工人的技能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相应的技能培训仍滞后于岗位的变化。而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是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

为此,职介中心按照用工单位对所招用人员的岗位需求和技术要求,制定出招聘计划和培训大纲,提供专业化的高端师资队伍,进行定向培训,考核合格推荐上岗,实现技能培训、岗前指导和推荐上岗用工一条龙服务,使求职者掌握岗位技能要求,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权益保障服务贯穿始终

    为企业量身定做技能人才,不仅省去了企业招聘时试工选人的麻烦,也省去了上岗培训占用的时间,大大提高了企业招聘效率;为求职者找到工作,帮助他们通过培训可以迅速与企业对接,实现高效、稳定的就业。职介中心实现了工会培训与企业经营间的无缝衔接,解决了用工、就业两难问题。

然而,当前首都经济的发展,用工形式的多样,职工诉求的多元,使得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正如市总工会2010年半年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任务更加艰巨。

为此,就业专项帮扶应运而生。其提供培训服务、就业对接、权益保障等一条龙服务,开辟职工维权绿色通道,为合法权益受侵害的职工提供法律援助。

希望通过建立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长效机制,一方面缓解当前我市企业面临的用工难问题,一方面推进高素质技工队伍的建设,从而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我市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市总工会权益部副部长郭建强说。

午报记者 白 莹

相关专题 相关链接
相关的文章
分享到:

本网站由北京市职工服务(帮扶)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36235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虎坊路13号 邮编:100052 电话:12351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