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正文

社区4050人员不出家门找工作

   2010-03-24  

致力于解决职工就业难问题是市总工会建设服务型工会的一个着力点,去年出台的市总“1+6”文件把送温暖工程列入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就业援助送岗位系列活动自去年开展以来,切实帮助困难职工家庭缓解了就业压力,成为一个深受职工好评和欢迎的送温暖项目。活动通过发挥工会三级服务体系的作用,及时搜集待岗失业职工的就业需求,并通过进区县、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将岗位直接送到职工身边。截至目前,活动已相继走进西城、丰台和门头沟。此次将岗位直接送到街道,无疑是工会为职工就业服务的一个有效延伸。

昨天上午,北京市总工会、朝阳区总工会与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朝阳宾馆联手举办了就业援助送岗位到街道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面向朝阳区八里庄及周边地区的4050”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了30个工种、2500余个岗位,真正把岗位送到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家门口。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是北京市总工会首次将就业援助送岗位活动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和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待岗失业人员及困难职工未就业子女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积极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

招聘会开到家门口

近一个月来,朝阳区呼家楼、六里屯和八里庄等街道的居民陆续在家门口看到了送岗位到街道专场招聘会的通知,有不少心急的居民专门到街道办事处进行询问,当他们得知这是一场专门为4050”人员举办的招聘会后,个个喜上眉梢,翘首以盼。

原来,在计划经济时期,八里庄及周边地区曾有纺织城之称,国棉一、二、三厂均位于这片区域,近年来,由于企业结构调整,不少职工离开了自己奋斗半辈子的岗位,赋闲在家,这里也就成为了朝阳区内下岗职工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好几天之前,我们几个老同事就特意打电话互相通知,并约好了一起来这儿看看。在招聘会现场,家住八里庄的下岗职工刘涛一共投了三份简历,她说,以往找工作时,年龄问题是她的硬伤,然而在这场招聘会上,大多数的岗位都对年龄没有苛刻要求,令她信心倍增。

刘涛的老同事郑师傅正在另一家用人单位的展台前浏览招聘信息,他希望找到一份停车管理员的工作,并且已经和一家单位达成了初步的就业意向。

我正在等我闺女呢!说着,郑师傅指了指另一侧的展台,他的女儿今年6月份即将大专毕业,学的是金融专业,正在与一家物业公司洽谈,希望能得到一个实习的机会,先就业再择业嘛,我带女儿过来的目的就是希望她能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郑师傅笑着说道。

4050人员就业需要人情味

我参加了那么多次招聘会,还是第一次见到用人单位全部在朝阳区!前来应聘的赵师傅惊讶地说道。和赵师傅一样,很多前来应聘的下岗职工都对此感到十分满意,像我们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家庭负担重,我就是想找一份离家近点儿的工作,能照顾老人孩子。在采访中,不少求职者都表示,这场招聘会非常有人情味儿

朝阳区总工会的工作人员表示,“4050”人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等因素,造成了就业机会少、就业率低的现实困难。因此,在与市总工会积极协商后,此次招聘会所提供的岗位基本都与4050”人员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积极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12351现场客串指导员

12351职工服务平台职介服务项目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现场,在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的同时,还临时客串起就业指导员,鼓励4050”人员调整就业思路,要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要有惰性心理,甘于现状,用辛勤的双手谱写人生的新篇章。

市总工会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副主任朱京立表示,求职时双向选择,对于在招聘会上没有达成就业意向的求职人员,可以在会后到区总工会进行登记,中心将免费为他们提供岗位技能培训。培训中心将邀请用人单位的代表到现场,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向培训。在双方达成协议后,企业还会以师带徒的形式,为应聘者提供短期实操培训,将求职者上岗位,切实帮助4050”人员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据了解,在本次招聘会上,共有近200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另有80余名未达成就业意向的求职者在朝阳区总工会登记处进行了个人信息登记,他们将免费享受到工会组织提供的相关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跟踪推荐服务。

午报记者 张 晶 /万玉藻/

 

相关专题 相关链接
分享到:

本网站由北京市职工服务(帮扶)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36235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虎坊路13号 邮编:100052 电话:12351

网站访问量: